Smart Surgery手術動態影像AI 掌握開刀房關鍵10分鐘(達文西手術)

醫療現場豐富 VR使用情境多元

除了部位以外,像是影像當中手術刀的辨識,也十分有價值,不僅透過不同顏色來區別,影像的前後調控,也都能藉由按鈕、踏板、聲控等多種依照醫師需求的方式來進行。

以目前醫院體系的營運現況與開刀風險管控的角度來說,雲端仍有部分個資、網路穩定度等挑戰,也因此未來傾向透過邊緣運算的方式,藉由AI辨識系統快速判斷3~5張開刀當下影像,提供達文西、腹腔鏡、內視鏡手術醫師參考,進而縮短手術時間,提高開刀房利用效率。

多年來研究與嘗試達文西與開刀房當中影像串接與教育傳承的Smart Surgery執行長李宇倢分析,近半年來,各式應用都有了跳躍式的成長,也因此希望透過

北醫價創團隊Smart Surgery的形式,持續鑽研微創手術輔助系統,整合AI影像辨識,能橋接醫學訓練到醫學臨床之間的差距。

Smart Surgery團隊主要的技術與服務核心在於手術動態影像AI,從術前的模擬訓練系統,到術中的輔助辨識系統,透過4,000部2D微創手術影片,以及匯聚了10位醫療專業標註團隊,包括3位醫師、3位解剖學老師等諸多生醫背景人士,其中開源智造也有一同參與,針對15項器官提供辨認指導,最終由資深教授統整。

醫療現場豐富 VR使用情境多元

除了部位以外,像是影像當中手術刀的辨識,也十分有價值,不僅透過不同顏色來區別,影像的前後調控,也都能藉由按鈕、踏板、聲控等多種依照醫師需求的方式來進行。

以目前醫院體系的營運現況與開刀風險管控的角度來說,雲端仍有部分個資、網路穩定度等挑戰,也因此未來傾向透過邊緣運算的方式,藉由AI辨識系統快速判斷3~5張開刀當下影像,提供達文西、腹腔鏡、內視鏡手術醫師參考,進而縮短手術時間,提高開刀房利用效率。

Share to
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linked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