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採訪報導】向AI界麥肯錫目標邁進 開源智造以訂閱制切入傳媒與法律AI服務

藉由開源演算法,提供AI訂閱制服務的開源智造(Open AI Fab Inc.) 執行長黃名仕(Jon Huang)表示,目前藉由圖形識別、自然語言處理(NLP)等技術,滿足中小企業的AI應用需求,創業初期先從傳播媒體、法律、心理健康等產業提供服務。

善用開源演算法  新創事業發展多

黃名仕說,將公司名稱取作Open AI Fab,就是團隊成員擅長使用Open Source 演算法,並且具有評估案件執行與微調(Fine Tune)的能力。2019年5月15日成立的團隊,目前的商業模式為月費訂閱制,客戶就可以享有AI顧問與開發服務。6位團隊成員當中有4位AI工程師、2位事業拓展(BD)。

以成為AI界麥肯錫,聚焦管理顧問服務為目標的黃名仕說,人工智慧技術很新,訂閱制也很新,相對於其他國家,台灣擁有兼容並蓄且頗大膽嘗試新鮮事物的特性,不過推廣還是需要時間。在訂閱制方面,黃名仕舉例,在CD與汽車的購買上,除了部分物品收藏人士以外,大部分人買CD、買車,不是為了CD與車本身,而是希望享有音樂聆聽、快速移動與駕駛的體驗和服務。

多元應用的年代  要跳脫生產製造銷售的思維

要推廣訂閱制,必須瞭解客戶為什麼需要此服務、客戶想要什麼體驗、創新技術要如何滿足。要落實這種「以顧客需求為導向」,並且「探索需求且整合AI技術評估」的新事業服務,在推出客製化服務之前,團隊一定要知道顧客是誰,並且與客戶長時間且連續地合作。因為「AI應用不是一個產品」,而是要與客戶生態融合。

創業前作過很多AI專案、也累積許多案例的黃名仕說,面對新的客戶,能夠先提供過往案例,並且共同評估未來的開發時程,以及可以做到的技術有哪些。不設限應用領域的團隊,希望未來企業一旦有AI應用需求的時候,就會想到開源智造。

Share to
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linkedin